






基于鋰電池正負極結構及其組成材料銅與碳粉的物料特性,采用錘振破碎、振動篩分與氣流分選組合工藝對廢鋰電池負極組成材料進行分離與回收。實驗采用ICP-AES分析實驗樣品與分離富集產品的金屬品位。
結果表明:該負極材料經破碎篩分后,粒徑大于0.250 mm的破碎料中銅的品位為92.4%,而粒徑小于0.125 mm的破碎料中碳粉的品位為96.6%,均可直接回收;粒度為0.125~0.250 mm的破碎料中,銅的品位較低,可通過氣流分選實現銅與碳粉的有效分離回收;氣流分選過程中,操作氣流速度為1.00 m/s時,銅的回收率達92.3%,品位達84.4%。 關鍵詞: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破碎;氣流分選。
火法工藝具有處理能力大及優點,但是還存在能耗高諸如鈷、鎳和鋰等等有價元素難全部回收及缺陷。
傳統濕法工藝具有有價元素浸出率師范優勢,因此浸出液之中各個元素的分離以及純化過程復雜。
于下列問題,中南大學周向陽課題組創新性地采用還原焙燒和氨浸的方法,對于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中其的有價金屬進行了讓選擇性回收。
具體來說有的放矢地采用廢舊石墨負極材料和廢舊邁蓋正極材料混合進行還原焙燒,索性經由簡便水浸實現了有鋰的選擇性浸出,另外得到了能較純的產品。